作為弱電工程師,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項目本身,良好的工作習慣在任何時候都很重要。如果不注意,很容易給自己帶來很多麻煩,也會給企業造成一定的損失。今天就盤點一下大家在施工過程中經常犯的一些錯誤,看看有沒有被抓到。
1、接線的時候沒看懂實際的距離限制
開始接線前,應先確認需要連接的距離和范圍。以使用普通雙絞線電纜的典型以太網布線為例,千兆網絡中的距離限制為 100 米。如果公司選擇10G技術,則必須以相應的具體設計距離為標準。
例如,如果一家公司打算使用雙絞線在 100 米以上的距離上運行千兆網絡,則必須選擇 6 類或更高類別。
2、光纖熔接前不要清洗光纖
剝去光纖的涂層并清潔光纖。這是光纖熔接的第一步,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。焊接帶來很多麻煩。例如發生粉塵燃燒,光纖在V型槽固定位置發生位移,最終導致較大的熔接損耗。因此,清潔光纖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:
一種。
A、使用純度99%以上的酒精灣
B、每次清潔時更換紗布或清潔紙
C、部分邊緣開始清潔
D、擦拭直到聽到“Q”、“Q”,然后再擦拭幾次
3、水晶頭、六類線與超五類水晶頭混用
雖然可以使用,但不建議混用水晶頭;原因我們之前經常提到。5類超級網線和6類網線在規格上是同一種材料。但是,Cat5e 和 Cat6 網線的銅芯尺寸是不同的。超五類網線的銅芯尺寸約為0.45-0.51,而六類網線的銅芯尺寸約為0.52-0.58。 6 類電纜的銅芯比 5e 類電纜的銅芯厚。因為兩者的銅芯不同,水晶頭內部的孔也不同,所以六類線不太好接五類水晶頭。超5水晶頭側面,按接觸點有兩個齒; 6型水晶頭壓接點有3個齒。
一般項目可能不會有什么問題,但是在大寬帶傳輸的過程中,會影響系統性能,不要因為水晶頭影響整個網絡的速度。
4、電纜與“干擾”設備在同一區域
在真實環境中,不僅電線會對數據線造成干擾。例如,變壓器、照明用熒光燈、電機及相關設備會在社區中產生電場或磁場干擾,會嚴重影響網絡電纜上的數據傳輸。因此,我們在布線時需要確保線路遠離這些干擾源所在的區域。
5、過分關注廠家的宣傳資料,而忽略了實際應用
為了推廣產品取得好的效果,有些廠家比較理想的推廣產品的參數,比如poe交換機可以傳輸的距離可達250米,這在特定的環境下可能是可能的,比如可達10M傳輸速率下250米,但往往無法得到實際項目應用。
它也是一個開關的例子。也有朋友問,某品牌交換機的背板帶寬和包轉發率都挺大的,但實際應用很慢。是什么原因?一些品牌的參數本身帶有虛擬標簽。如果按照它們的參數應用在項目中,大部分都會出現問題。
6、我對萬用表的使用不是很熟練
用電阻檔測電壓,或者用電流檔測電壓或者其他誤用,沒有準備好測試數據,也怪表的質量問題。
7、電源線選擇錯誤
如果攝像頭與主機的距離超過40米,可以考慮使用220V集中供電,在攝像頭端變換成12V給攝像頭供電。一般情況下,220V供電,只要系統不太大,8通道以下,距離200米以內,可以選擇RVV2*0.75線材,8通道以上為大功率紅外攝像機,必須考慮使用 RVV2*1.0 電源線供電,如果距離較遠,為了保證安全,最好使用 RVV2*1.5 線材。
8、新線路沒有合理規劃
一般情況下,大家都會認增加線路數量將有助于現有系統。需要注意的是,線路管理工作不會在項目最終安全完成時自動終止,隨著線路的增加,現實會發生變化。因此,我們堅持對電纜進行標記、按顏色分類或進行其他一些特殊處理,以確保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輕松識別相關電線。
9、各種工具材料丟失
如果你經常去工地檢查,你會發現工地上留下的各種東西,你會發現可以撿起天花板上的各種工具,天花板上的檢查口、橋梁、弱電房、櫥柜等都是拿工具的好地方。我見過最坑的。八箱電線堆在一個弱電井里,幾乎是一個倉庫。我發現最多的是螺絲刀,手機也可以撿。